地址:駐馬店市黃淮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園C201、 C202、C213工作室
郵箱:3360702706@qq.com
法律顧問:13703960903(崔長青)
吳為山:全國政協常委、中國美協副主席、中國美術館館長
做好全民美育是一項潤物無聲的系統工程,要打通學校美育與全民美育之間的“圍墻”,統籌構建一體設計、分段實施的大美育工作體系。要深入研究歷史文化之美、紅色文化之美、社會主義建設之美、改革創新之美、民族偉大復興逐夢之美。要放眼世界,研究人類歷史進程中所創造的多元之美,深刻領悟美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作用。
對于加強全民美育、提升社會審美素養,有以下幾點具體建議:
一是要把握正確政治方向,確立根本工作目標。新時代美育工作要始終與黨的教育方針保持一致,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全民美育的各方面、各環節,使美育上升到全面育人的高度來認識和實施。同時,以培養具有民族復興擔當的時代新人為目標,賦予當下美育工作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價值,激發美育工作者的創造力,讓未來涌現出更多德才兼備、審美素養深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、接班人。
二是完善全民藝術素質教育。學校層面,在推進精品藝術教材出版、豐富藝術課程門類的基礎上,加強師資建設;社會層面,把各級博物館、圖書館、美術館、文化館、音樂廳、戲院劇場等公共文化機構變成美育的課堂。還要重視對群眾審美能力和價值觀的引導,加強社區這一社會美育重要陣地。
三是資源融合發展,不斷利用新技術、新方式和新渠道來創造美、傳播美,特別是用年輕一代喜歡且易于接受的方式傳播經典藝術,以及高水平接地氣的設計,改善城市、社區、村鎮、學校的公共環境,為社會注入美、增情趣。
盛小云: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曲協副主席、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
傳統藝術雖然有政府的財政扶持,但被“養著”終究不是出路。傳統藝術應當有自己的造血機制,我們要把傳統曲藝打造成一個文化產品,進入市場自己養活自己。
傳統曲藝的“破局”必須先“破圈”。隨著近年來傳統文化的復興,評彈頻頻現身于各類影視作品,“到了蘇州聽評彈”逐漸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時尚。“之前我們的評彈《雷雨》到近百所學校巡演,反饋非常好?!本瓦@樣,評彈與受眾“雙向奔赴”,一道攜手年輕化。
盛小云認為,這就是打破不同藝術形式間壁壘的一個成功嘗試。傳統藝術要跟上時代的步伐,這樣才能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。所謂的‘經典’,不應成為限制傳統藝術發展的桎梏。